五,书籍和媒体简介(见证)

 

第1471篇(转载)

 

         走近魏特

 

 

                                                                                                  畅言

 

        二战其间, 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真是罄竹难书。 当年生活在浙江的我爷爷和我奶奶, 作为普通百姓, 前者被日本侵略者活活打死, 后者被日本侵略者投放的细菌弹致病而亡。 国仇家恨让我和许多人一样, 对二战的话题是敏感的。 来美国后, 我一直不能不关注着这方面的信息。 当听说魏特琳[Wilhelmina Minnie) Vautrin]的墓地就在本州后 , 就和朋友酝酿着一个计划, 通过扫墓的方式, 去看看魏特琳女士, 这位我们南京人心中的美国恩人。 很多人听说过拉贝((John Rabe), 一个有德国纳粹身份的商人, 在 19371213日至1938 1月日本侵略者对南京百姓南京大屠杀间, 他和其他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留在南京的二十多位西方侨民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使至少达二十万南京百姓可以有处逃生, 却未必听说过为了这个安全区的实行, 而终究付出了生命的魏特琳。

      终于, 在2014615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我们三个目前不同国籍, 不同居住点, 但都生于南京,长于南京的人, 小F, 老G, 和我, 聚在一起, 驾车来回400 英里, 到密西根中部雪柏镇(Shepherd) 的盐河公墓(Salt River Cemetery) 为魏特琳女士扫墓, 带去的是小F家的园子里自己种的牡丹花 和三颗真诚的心。

 


1: 
盐河公墓外

 

      威廉敏娜(米妮)魏特琳(1886927日 – 1941514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 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 1912年作为一位普通传教士到了中国,,先到中国安徽,见女子多不识字,便矢志推动中国女子教育,创办了合肥三青女子中学。 1919应聘金陵女子大学,掌管校务,筹建新校园。 直至1940年因病回美国, 她将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二十八年慷慨地交给了中国人民。 魏特琳在中国期间, 根据自己的姓, Vautrin, 为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华群。

 


2: 魏特琳(Minnie Vautrin
)的毕业照, 耶鲁大学图书馆资

 

       据有关文字记载,在她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主任期间 , 1937年,日本军隊攻占南京。 大部分教职员撤往四川成都,借华西协和大学的校园继续开办,魏特琳则留在南京照管校园。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积极营救中国难民,利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保护了上万名中国妇孺难民

       那是个在日本人烧杀淫掠暴行下,惨不忍睹的年代。 魏特琳除了日理万机外, 还在从1937812日到19404月的日记中,详细记载了在日本占领下南京的情形,并邮寄给該学院在美国纽约校董会的校友。

 


3: 魏特琳March 17, 1938
摄下的被日本人炸毁的南京市城南, 耶鲁大学图书馆资

 

        由于这三年的过劳, 及来自多方面的过度压力, 她病了。 在日记的最后一页,即1940414日(星期日),她写道:我快要精疲力尽了。以前,虽然工作进展缓慢,但还能有步骤地制定工作计划,而现在连这些也做不到了,双手也不听使唤。我希望能马上去休假。 魏特琳病得很重, 不得不于两周后返回美国。 在返回美国后被诊斷为严重抑郁症。 回美约一年后, 1941514日, 她在美国印第安那州的寓所中,以抑郁症病人的典型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痛苦, 也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我想, 她的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大概与当时治抑郁症的有效药物还没有开发出来有关吧。

       魏特琳在传教其间对需要帮助的中国人民所作出的舍命相助, 就是在今天, 在一些美国名校学生热衷于去非州等国做义工的今天, 也是很难让大家望其项背的!

       我本人不信教, 却很敬重真正有信仰的人。 在我眼中, 美国的普世价值观也有着信仰的痕迹, 人们会去追求内心深处的幸福感, 而不是浮在表面的名和利。 魏特琳的人生取向与这种普世价值观交相辉映。 任何名声地位之类的东西在其面前已黯然失色。

       当汽车快驶入魏特琳的墓地时, 我们三人都不约而同地问道生于伊利诺伊州, 死于印第安那州的她, 又为何被葬到了密西根州呢后来, 我们所能找到的答案是魏特琳在世时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 离世后终于死而后己了。 Vautrin 是雪柏镇的一个家族的姓。 魏特琳的墓碑旁边还紧靠着两个同姓的墓碑。 根据这一外景, 她像是被接回了娘家。 这种观点后来得到了某方面的证实。


4: 魏特琳的墓碑 

 


5: 魏特琳的亲人的墓碑之一 

 


6: 
远看以上提及的两块墓

 

       在听说附近的 Berry Funeral Home Berry殡仪馆)可能有较多的信息后, 我拨通了 Mr。 Berry的电话。 从电话的那一端, Mr。 Berry向我介绍了一位雪柏镇的居民, Frank Vautrin 。 并明确地告诉我魏特琳是Frank Vautrin的父亲的姑妈(Aunt )。 Mr。 Berry还告诉我, 几乎在每年魏特琳的祭日, 都会有一位绅士, 到魏特琳的墓碑前放上许多玫瑰花。 Frank会知道这位绅士是谁可惜, 在手机迅速普及的今天, 我得到的座机号码已经联系不上这位应该已年迈67岁的老人Frank了。 还有种说法是这块让人凝重的墓碑是教会为她立的。 但无论如何, 所看到的, 所听到的, 所感到的, 还让人欣慰, 因为魏特琳并不孤单。 更重要的是, 正如她的墓碑顶上那让人刻骨铭心的四个汉字永生金陵所表述的一样, 魏特琳已经在金陵得到了永生。 (在英文记载中, 那四个字的英文原文为: Eternally live in the heart of Jinling)。

        我们还了解到, 魏特琳的墓地享有买下后一劳永逸的待遇。 即费用一次性交清, 以后的管理费用由当地纳税人负责。 墓地的清理工作是一年一次性的。 由于所有的来人都很自觉, 墓地看上去整齐干净。 我们还亲眼看到有来访人在为花儿浇水。

       千人小镇雪柏镇和盐河公墓远离大城市, 环境优雅安静, 魏特琳的墓坐东朝西, 背靠大树, 可以安然地远眺着万哩之外南京的方向。 当阳光穿过随风摇曳的树叶, 柔和地洒落在墓地上时, 好像有人在娓娓地说安息吧, 魏特琳。

       有人说:历史可以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我想说历史也可以是一幅众人笔下随着时间在无限伸长的画卷。每个人都可以为之加上自己的一笔。 在众人的笔下, 魏特琳的历史形象将会越来越清晰。

       有人会问当年, 魏特琳, 一个普通美国青年, 为何会作出这样一个为帮助中国百姓付出生命也心甘的选择我也在问同样的问题。 直到今年10月 16日,通过美国举办的中国论坛直播, 我亲耳听到吉米。卡特总统提及他与邓小平1979在美的会谈, 对邓的问题: “中国能帮美国做些什么?”答复道:”能否开放宗教因我小时侯心目中的英雄, 就是去中国的传教士。” 我方有恍然大悟之感。 这使命形似为了宗教, 却更是为了少时的理想或一种追求。 这又岂能不是当年促进卡特总统开通中美外交关系的动力之一呢?!

       2014 年的12 13 日又快到了, 让我们记住这七十七年前让中国人饱受耻辱的日子 。 也让我们记住那些为减轻中国人的苦难做了许许多多, 甚至献出了健康和生命的外国人。

 

 

□ 读者投稿

华夏文摘第一二三四期(cm1412b

 转载于2014,12,16


上一篇:第1470篇(转载) 中国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童年时代的家庭教育

下一篇:第1472篇 不从恶人的计谋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