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书籍和媒体简介(书籍)

第1406篇(转载)

恩典情感与幸福人生——侯士庭评《宗教情感》

 
 


2014-07-28 侯士庭 橡树文字工作室

    18世纪中叶,像洛克那样的思想家,对启蒙运动中的理性现代主义之崛起贡献颇多。而当时北美最杰出的一位思想家和神学家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却拒绝接受把心灵与理智分割开来,或把情感从思想中分离出来;他不把“认知”(the cognitive)与“情感”(the affective)这两个领域分开,是因为他看见还有第三个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可以称之为“意欲”(the conative)。认知与知识有关,通常是由与思想、推理、记忆、想象力等有关的各种感知所组成;情感则与情绪、感受有关;而意欲乃是与冲动、欲望、意志有关。意志确实常常控制人看待事情的方式、控制人思考的心态,因此,意欲在人整合理智与情感的方式上,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其实人类没有办法把理智从情感中分离出来,因为意志和欲望也属于心态的一部分,可以决定人究竟是比较知性的或是比较情绪化的。

    爱德华兹在1746年写《宗教情感》的时候,情感主义给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教会带来了许多困惑和误导,他因此认识到,真理既不是“冰冷的逻辑”,也不宜被“不智的热情”所淹没。前一个世纪的宗教战争已清楚地显示出,打笔战辩论远比动刀枪大炮牺牲千万生命要文明得多。因此,信仰的“热烈”让人们对引起宗教战争的可能性产生了相当大的疑惧。但是,真理并非要完全除去真实欲望给人带来的真实情感,也没有把受到正确引导的意志排除在外;换句话说,如果缺少了意欲的功能,那认知的功能就不能运作。因此,爱德华兹在他那段著名的谈话中说道:


    如果除掉一切爱和恨,所有希望和恐惧,所有愤怒、热衷和欲望,一大半世界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人类就再也没有所谓活动或追求了。……而在宗教中,人各种活动的源泉很大部分也是宗教情感。如果一个人只有教义知识和理论却没有宗教情感,他就还没有真正参与宗教生活。


    为什么现代人可以全然觉察自己天天在使用认知与情感的功能,却没有充分注意到自己有意欲的功能呢?这或许是因为任性的人,一点也不想让别人提醒他有多么任性。理性的知识分子往往以客观的生活观察者自居,以表明自己并不固执,而是讲道理的。然而,如果他刻意地弃绝上帝,就已经清楚表明了他的任性和固执己见。人们总是在“争取自主”与“接受上帝管理”两种选择之间争战不休。这种长期的挣扎,正是因为人受自己欲望和意志支配,不管他多么不愿承认这个事实。我们已经在第1章看见,每一型人格都具有某种特质,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会偏重于某种行为。

    有鉴于此,爱德华兹也看出,人会故意反抗上帝在生命中的权柄,因此,人需要一颗新心——“恩典的情感”,这是上帝赐下的,要让人从此产生全新的态度、全新的渴望、全新的心智,并且有甘心顺服上帝的意志。第1章已描述过自卫、逃避、压抑、反应,这些都与人克服羞耻感、自卑感、孤立感等有密切的关系,也与克服怀疑、罪疚、困惑、绝望等密切相关。它们或多或少是源自个人的历史,但总括起来就是旧约时代先知所说的:需要一颗“新心”。这颗新心是敞开的,是顺服上帝的,这样,上帝才会将渴慕他、顺服他的新情感和新意志赐给人。人对自己的认知,加上对上帝日益加深的认知,就成为“恩典的情感”。因为上帝也会主动接近我们,甚至赐下他的灵,使我们渴望接近他、全心寻求他。这真是太惊人、太神奇了!想想看,我们天然的行为是多么容易成瘾。我们很容易随心所欲,自己决定如何得到幸福安康,如何一如既往地隐藏自我。既然现在上帝是我们生命依附与爱慕、渴望的对象,那么,这种恩典的情感就是由上帝亲自雕塑的,也就是说,它是无穷无限、圣洁和慈爱的情感。

    爱德华兹清楚地看见,恩典的情感绝对不是出自人的自我导向,而是单单指向上帝的,因为那向上帝发出的新情感在人身上很不自然,它并没有在人面对天然性格的癖好或捆绑的问题上反映出来。然而,这恩典的情感如同“坠入情网”的经历,甚至让人神魂颠倒,巴不得能够与“那位对象”共度一生。

    抽象的上帝观,只会让人对上帝存着部分看法或不正确的想法,这是行不通的,因为观看者只置身圈外而无法在心中经历上帝;有很多人只能从“圈外”观看基督教,渴望自己也能进入“圈内”,但唯有先被更新了心灵,生命才能全然改变,得到全新的幸福。当上帝的灵赐给我们一种对上帝的“新感觉”时,就会使我们过一个有祷告的生活,让生命开始进入“转化”的过程,因为他会给人一种独有的“新品味”,能察觉过往无法察觉的新事、新态度,甚至能看见自己天然性格中的错误和罪恶。

    这种转化后的更新与改变,能带给我们更多“属灵的悟性”,得以领会、欣赏上帝的作为和属性。如果我们愿意更多认识自己,就会想更多认识上帝,这两种渴望是并驾齐驱的。从前的我们很少注意上帝的存在,而且假设他也同样不注意我们;如今的我们整个生命都开始围绕着上帝,从生活上的大小事,到情感和思想,都以上帝为中心,并且随时随地渴望他的同在与帮助。

    于是,我们开始明白,若想成就这种向着上帝的情感,谦卑正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心中骄傲自大的人,是无法真正祷告的,他无法让真光照耀以显露内心的欠缺和瘾癖,这样就无法认识自己,也无法认识上帝。只有当我们越来越被圣洁的上帝慑服,也越来越渴望满足上帝的心意时,我们才会渴望在上帝面前谦卑受教。这样做,在道德上来说更是实际的,因为这是智慧之道,是建立正确关系的途径,也是拆毁自我欺骗和自我防卫的方式。唯有如此,我们天生的气质和性格才能发生真正的转变与更新,童年经验造成的创伤才能得到医治。

    我们对上帝的情感还有另一个特性,那就是,我们会开始对自己、对别人都产生一种新的温柔,变得更能体恤别人。这是因为,性格上的棱棱角角渐渐被磨圆了,内心的刚硬开始软化;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内在的自由,而且越来越享受这种自由,以至更愿意坦诚实在。在生活中,上帝与我们时时同在的感觉,会逐渐取代我们狭隘的自我认知;上帝的爱,会驱走我们里面的自我怨恨。不论从前如何孤单、害怕、无力处理自己的情绪,此后都可以坦然地寻求上帝的帮助。

    因此,我们的人格无论是倾向完美主义型、施予型、表现型、浪漫型、旁观型、负责型、乐天型、强人型、协调型,或是倾向逃避型,都能因为我们内心的真实转化而更新,慢慢减少各型人格特质中的负面作用。事实上,我们变得“像小孩子”,有着全新的单纯,可以在一种新的温柔中成长,对上帝也产生更深刻的信靠倚赖。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并不需要活得那么吃力,因为我们已得到了新的启发。内心渐渐意识到,自己的性格在逐渐成长中形成新的平衡,人格特质也比较能显出正面的作用而且稳定,因为以前较弱的、不好的地方后来调整了,就转化为崭新的强处;换句话说,就是不必再强调原来的强处,而是让它们学习扮演比较平衡的角色。

    从前的失衡、不安、混乱,如今被匀称、宁静、和谐取代了,成为我们生命的标记。培养“有美感的生命”并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在周遭的生活中和自己的灵魂深处享受上帝的荣美。这样,我们的心会因喜乐而欢呼,因为对上帝的渴慕在我们里面蓬勃滋生、蔓延,喜乐的本身又带来更大的喜乐。当上帝在我们生命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时候,他崇高而圣洁的荣美就激发我们更热切地渴慕他自己。

    这些是不是遥不可及、太理想化了呢?我们怎么知道内在的改变是真的,而不是自己异想天开、出于某种浪漫的表现?原因是,这些转变能为人结出非常真实的果子。经历过这种转变的人,与坊间所谓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堂迷”大不相同,或者说,正好相反。真正心向天堂的人,会在地上做个实际有用有益的人,因为经过那截然不同于以往的内在改变,他会把过去那种强化自我防卫的能量释放出来,并予以转化,变成爱的力量去关心别人;自我中心会被更多的真诚取代,自我保护会被更多的自我觉醒取代。虽然发现真实自我的历程永无止境,不过,我们也因此能自由地发掘,究竟该如何对社会和他人的福祉作出贡献,而且是诚心诚意地努力去做。所以,一个人若活出了实际的生命,证据就明显在他的道德越来越真实,他不再躲在一个非现实世界的含糊笼统、浪漫概念或是纯理论之中。

    从前乏味的个性、信仰上的滥情行为、冷淡的姿态,如今被我们对上帝更多的敬畏和我们生活中更多的爱所取代。这就让我们深信,理智是绝无可能从感情中分离出来的,也不可能从欲望和意志中分离出来。“心灵宁静”的哲学是不够的,“概念”更不足以真正改变人,连我们当中的很多基督徒,对幸福的观念都需要更新!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伟大的圣诗要告诉我们,当献上心灵、单单地切慕上帝本身——

求上主圣灵,降临我心中;

潜移又默化,消除世俗情;

垂怜我软弱,彰显主大能;

使我爱上主,尽力又尽心。

主,你曾嘱我,爱你应专一;

身心灵理智,全归你自己;

仰望主十架,教我心紧依;

促我寻求你,容我寻见你。

——引自科洛里(George Croly)《生命圣诗》

    不要怕自己内心的渴慕,不要怕暴露在容易受伤的情况中;虽然渴慕有时也会使我们失控,但是唯有藉着渴慕上帝,我们的心才能更加宽广,更自由地在爱中成长。早期教会的伟大思想家、神学家奥古斯丁,他发现认识上帝是幸福的关键,他的《忏悔录》中有一段话,他把自己的渊博知识与认识上帝的喜乐作了一个对比——


    主啊,真理的上帝,是否只要通晓这些事理就能使你喜悦?通晓了这一切却不认识你的人,是不幸的;而不通晓这一切却认识你的人,是幸福的。既认识你又明白这一切的人,并不是因为这些知识而感到幸福,乃是因为你的本身而感到幸福,只要他因为认识你而荣耀你、感谢你,且不容思想陷入虚妄。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的一开始写了这段著名的话——


     主啊!你真伟大,该受大赞美……枯寂的人类渴望赞美你,因为他是你的创造,披戴了朽坏死亡、罪恶之证……你为了你自己造了我们。我们的心灵不得安息,除非安息于你……主啊!我在你藉着圣子道成肉身启示我、赐给我的信心之中,向你呼求!


    在他写《忏悔录》的十年之前,也就是他转信基督不久后,他曾与母亲莫妮卡以及一些朋友谈论幸福的真谛。结果,他们一致认为,对上帝有了个人的认识是幸福的基础,然后他写下:“拥有上帝的人是幸福的!”当时他们之中有人问:“可是,谁拥有上帝呢?”有的说是那些遵行上帝旨意的人,有的说是那些在上帝面前生活美善的人,其他人则表示是在上帝面前清心的人。最后,奥古斯丁下了一个结论,我也藉此作为本章的结论——


    灵魂的全然满足,即幸福的生活,就是准确地、完美地认识那带领你进入真理的上帝,明白你所享受的真理及其本质,并体验那使你与至高者相连的契合。


    而那曾经长年为儿子祷告,希望他能领会这一点的莫妮卡女士,以这样的祷告回应:“三位一体的真神啊!求你帮助那些向你祈求的人……这确实是有福的人生,是我们积极追寻的完美人生,在其中,我们能因着稳固的信心、喜乐的盼望和热切的爱,而受到你的引导。”



(摘自侯士庭著《幸福真谛》,周一心译,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6月。爱德华兹著《宗教情感》,杨基译,三联书店,2013年1月)



《幸福真谛》和《宗教情感》“橡树书屋”淘宝店均有销售:

http://oaktreebooks.taobao.com。团购橡树图书请联系闫弟兄,电话:13864889623,橡树工作QQ:2720176660

转载于2014,8,15

 

 


上一篇:第1405篇(转载) 基督教在中国

下一篇: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