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书籍和媒体简介(见证)

第1324篇(转载)

              卢云小传

                               建德

    卢云神父( Father Henri Nouwen )是20世纪的灵修作家,他著作等身,生前出版了40多本大大小小的书,死后,他的基金会还在继续整理他留下的手稿,并把他的作品重新整理。每一次我读他的作品常有「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受,间接地,我的灵修生活也受到他的影响。

    事实上跟我有同样想法的,大有人在,卢云神父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灵修作家之一。几年前,美国有一个机构曾经向牧师和神父们做过一项民调测验,请他们提名最喜爱的灵修作品,结果卢云神父的好几本书都名列前茅。当今的美国电视名嘴欧普拉.温芙蕾访问美国现任国务卿,亦即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的时候,问及希拉里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希拉里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是卢云神父写的《浪子回头》。她说在她生命最暗淡的一段日子里,这本书带给她力量和希望。

    为什么卢云神父本人以及他写的书,这么受世人欢迎呢?许多人介绍卢云神父的生平大概都会这么说:

    卢云神父1932年出生于荷兰,25岁晋铎,曾任教于美国圣母院大学、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一生著作等身,是20世纪有名的灵修作家。

    这张履历表看起来很风光的样子,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这风光的表面,而对他背后的坎坷道路不了解的话,那么,我们可能失去了深入了解卢云神父心灵的机会。

    卢云神父的写作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于他能够把他灵修生活的心路历程毫无掩饰地跟我们分享。在他的书中,我们看到他在灵修路上的追寻和努力,包括追寻过程中的挣扎、焦虑、犹豫、怀疑和失望,以及恩 惠、平安和喜乐。


    换句话说,在他的书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正视自己的瑕疵


    从卢云神父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勇敢面对自己个性弱点的人,有人说他是永不安宁的追寻者、负伤的医疗者、不断挣扎却坚守信德者。他的这种灵修方式,有的人称之为 「 Spirituality of Imperfection」 ,直译是「有瑕疵的灵修」。我想,翻译成「正视瑕疵的灵修」更能达意,也就是敢于面对自己的缺憾,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自己的软弱当中看到天主,找到力量。


   当然我们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得面对、接受自己的缺失,但是能够把这种态度发挥淋漓尽致的人,并不多见。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圣女小德兰的圣婴小道,即是一个好的例子。圣女小德兰在她的作品中,要我们拥抱自己的渺小,喜爱自己的微不足道,接受自己所有的小缺点,因为靠着上主的恩惠,我们会在每个小缺点中,更认清自己,更接近上主。

    另外一个例子,是近代心理学大师荣格,荣格说人性的阴暗面是人性潜意识中的原型之一。荣格认为,我们每个人要面对、接受自己的阴暗面,在那里,我们更能够自由自在地找到天主。荣格在教会里是一位有争议性的人物,他本人不是天主教徒,他的理论也不被一些天主教学者所认同,但是,有位加尔默罗会的神父 John Welch ( O. CARM )把荣格的理论和圣女大德兰的七宝楼台的灵修境界相比拟,这是一本得到美国1982年天主教书籍大奖的书,让我们从崭新的角度去认识荣格的理论,也让我们对如何面对自己的缺陷有新的领悟。


 
面饼般的生命

 

  卢云神父在他《活出有爱的生活──俗世中的灵性生活》一书中借用保罗哥林多前书11章的一段话来说明天主钟爱的子女四个特色。这一段保罗书信大家都很熟悉,亦即林前11章 23 — 24 节:主耶稣在他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的。你们为纪念我,应该照样地做。」


    在路加福音第九章五饼二鱼的那一段,也有类似的描述:耶稣拿起了那五个饼、两条鱼,举目望天,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叫他们送给众人吃。


    英文的字眼是 the bread is 「 taken」, is 「 blessed 」, is 「 broken」, is 「 given away」。卢云神父即用这四个英文字来说明我们灵修生活的四个特色。


   首先,我们都是被拿起来的人,或者说是被拣选的人,也就是天主的选民。


   卢云神父这本书是应一位犹太朋友写给所有人看的书。在他的心目中,不管是否为基督徒,所有的人都是上主的子民,都是上苍钟爱的子女。我们每个人也都不断地受到上苍的祝福。祝福是一种肯定,就像父母亲给子女的祝福,肯定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特殊关系,上苍给予我们的祝福也显示了上苍与我们的特殊关系。而这个特殊关系是普世性的,上苍祝福的不只是我们,或我们喜欢的人,祂也祝福我们所讨厌的人,跟他们也有特殊的关系。


    我们也像面饼一样,要被擘开,或者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破碎不完整的。这里并不是指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并不是上苍为了要锻炼我们而故意折磨我们。


 

  卢云神父说,他只是描述一个客观的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完美、许多弱点和短处,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缺憾。可是我们不要否认这些缺憾,不要逃避这些不完美。相反的,我们要正视面对这些缺憾和不完美,要拥抱它们,因为天主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已经爱了我们。也就是说,天主爱的我们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而是一个有许多缺陷的人。天主却拥抱了我们,也拥抱了我们所有的缺失和破碎。


   有人说,人的不完美是天主给我们的十字架,卢云神父从来不这么想。按他的想法,这些不完美根本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人之所以为人,我们之所以为我们,就包含了我们所有的个性、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也只有当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出自己的缺点,靠着天主的恩惠,我们才能够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上主,请祂圣化我们,祝福我们。


   一个人如果只靠自己的力量,想超越这些人格上的缺陷和人生旅途上的不完美,那将是何等艰难!但在上主的恩惠内,我们会在焦虑中找到平安,在死亡中找到生命,在恐惧中找到上苍的大爱。


   也因为这些不完美,我们能够更体贴我们的近人,了解他们的心灵,进而与世人共融。因为这些不完美,我们能够更坚强,不再完全依靠自己有限的力量,也因此让上苍的大爱和大能更加显扬。因为这些不完美,让我们愿意把自己献身,交付给众人,就如同卢云神父的一生一样。


 
一生的追寻与挫折

 

  人生的追寻和人生的不完美是卢云神父著作的两个重要主题。从他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生的追求,他所遭遇到的挫折以及他如何面对自己的失败,不断地往前走。


 
  从卢云神父的一生我们找到一些模式:

 
  其一:卢云神父的追寻往往从一个不经心的偶然遭遇开始,这些事他存留在心里,不断地分辨,寻找上主的旨意。

 
  其二:在寻找的过程遇到挫折时,他勇敢地面对,看出自己的缺失,在那些不完美当中找到天主。

 

  其三:他很坦然地把这些经验都写出来,跟世人分享。也因此,他的每一本书都是有血有泪的经验之谈,而不是空泛的理论。


 
  在这篇卢云神父的小传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模式一再出现在他的生命当中。

 
  有关卢云神父更完整的传记,大家可以参考注一和注二两部书。

 
童年梦想的实现

 

  卢云神父出生在荷兰小镇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里。他是长子,底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家庭主妇,有一位舅舅是神父,一位阿姨当修女。父亲从小灌输他要出人头地的思想,妈妈则经常鼓励他要爱主爱人,绝对不要做会让自己远离天主的事。这两种不同的教导,形成他后来生命中经常 挣扎于两个价值观之间的来源。


    从小,卢云神父就是敏感又略带神经质的孩子,亟需要别人的肯定,虽然有母亲不断的呵护,但他总觉得他得到的父爱不够。终其一生,这个需要别人肯定以及需要友谊的倾向,常常让他感到困扰。


    小时候,卢云就喜欢玩当神父的游戏,他打扮成做弥撒的神父,弟弟则是辅祭。虽然初中时他就想进小修院,无奈那时二次大战正炽,父母亲不放心让儿子远离身边,因此一直等到战争结束,他已经十八岁时,才进了小修院。来年即毕业,到大修院继续修道。1957年25岁时从阿尔福临( Alfrink )枢机主教手中领得铎品。


   荷兰的教会在那时也有一番大变动。二次大战以前,荷兰的天主教徒和基督徒互不来往,几乎像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星球上一般。战争期间,荷兰被德国占领,天主教徒和基督徒都被关到同一个劳动营里,他们生活作息在一起,一起受苦,一起祈祷,发现彼此并不是洪水猛兽。所以战后,天主教会不再闭关自守,成为欧洲******、最有活力的教会。阿尔福临枢机后来也成为梵蒂冈二次大公会议的主要筹划人之一。

   卢云神父的舅舅,那时已经是蒙席,他受命负责筹划一个梵二有关「在俗教友在教会内角色」的讨论题目,卢云神父就跟随舅舅到罗马帮忙,亲身接受了梵二的洗礼。尽管后来梵蒂冈教廷当局,在梵二决策的执行上踌躇不前,卢云神父终其一生,一直为贯彻梵二的精神而努力不懈。


 
宗教心理学的新疆域

 

  依照荷兰教会的规划,他们本来要卢云神父到罗马的宗座额我略大学念个博士学位回来,以后可以在修院里教书,也预备培养他成为荷兰教会未来的接班人。但是卢云神父却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要求去念心理学的博士学位。当时心理学是一个崭新而且颇有争议性的学术领域,受20世纪两位心理学大师弗罗伊德和荣格的影响,有些学说和天主教会的传统教义不完全吻合,心理学家和神学家也互相排斥。卢云神父的想法是要在心理学和神学之间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来。这是卢云神父一生不断追求中,很重要的一个起步,却也给他带来极大的挫折。


    有七年之久,卢云神父以神职人员的身份,在 Nijmegen 大学的心理学系攻读博士学位。这所大学虽然是天主教大学,但是心理系完全一派外教气息,是个标准的「沦陷区」。卢云神父在那里开疆辟壤,一方面想建立起心理学与教会的桥梁,一方面也想为自己的理想找出一条出路。


    后来卢云神父慢慢清楚,他关心的是所谓的「宗教心理学」,或叫「牧灵心理学」,在当时,这是很新的领域。他也打听到在这方面研究最多的,其实不在欧洲,而是在美国。经过一位哈佛大学教授的指点,他准备赶紧完成博士学位,然后到美国堪萨斯州的「梅宁格精神医学暨心理卫生科学学院」继续研究。


    可是,他提出的博士论文计划,却没有被心理系的教授们接受,他们认为他的计划里,数据太少,不符合学术水平。这对卢云神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美洲新大陆

 

  尽管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卢云神父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在1964到1966两年期间,到美国堪萨斯州研究宗教心理学。在堪萨斯的两年,他终于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宗教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1966年他在梅宁格学院的一位同事接到圣母院大学的聘请,去开办心理系,因着这一层关系,卢云神父也受聘到圣母院大学的心理系任教。到了学校不久,他即发现和心理系其它的教授们格格不入,他终于转到神学院,教授宗教心理学,卢云神父在圣母院大学一共待了两年。


    在圣母院大学教书期间,他认识了许多在学校修课的本堂神父们,也受邀替他们办了许多牧灵心理学的讲习会,卢云神父后来把这些讲习会的资料集结成书,成了他出版的第一本书:《爱中契合》。

    在卢云神父初访美国的四年期间,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那就是牟敦神父。早在1964年他刚到堪萨斯州的时候,就去访问肯塔基州的熙笃会隐修院,那个隐修院即是牟敦神父所在的修院。后来他在圣母院大学教书的时候,又重访熙笃会隐修院,这一次还见到了牟敦神父本人。牟敦神父可以说是卢云神父的 榜样,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像牟敦神父一般,以吸引人的文字,让基督的精神在现代世界发出光芒。因为牟敦神父的影响,卢云神父对默观祈祷以及隐修生活都发生了兴趣。


 
内忧外患的荷兰故乡

 

  卢云神父结束了在圣母院大学的两年教学以后,1968年回到荷兰,在 Utrecht 的神学院教书。他发现荷兰教会正遭受内外交迫的双重打击。


    首先是世俗化运动的风暴正在席卷整个西欧教会,许多教友对传统的教会价值起了疑问,连神学院也受到影响,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外在的社会动乱现象上,对内在的神修问题反而置之高阁。


    同时,荷兰教会内部也正在经历剧烈的变动。原来在梵蒂冈二次大公会议以后,教廷的保守派人士担心教会变化太快,开始反制行动,而以革新先进出名的荷兰教会便首当其冲。在挑选荷兰主教人选的时候,教廷就提拔保守派,排挤革新派,让荷兰教会的革新派人士大为不满。保守派得势以后,便开始取消教会里的许多改革,引起大批教友出走,教堂掏空,原先许多改革派的神职人员都变成了激进分子。面对这样的教会,卢云神父有许多无力感。


    在他个人生涯的规划里,卢云神父倒有一个新的构想。以他在美国四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他想或许可以把论文改成牧灵神学的论文。因此他在 Nijmegen 大学的神学院 申请博士班,把该考的试都考过了。可是他的论文计划却再度被拒绝,理由是神学深度以及数据考证不足。这是他第二度与博士学位绝缘。


    对教会环境的失望和求学的不顺利,这个双重打击,是他生命中的低潮之一。在这个生命最阴暗的幽谷中,却有一束曙光照亮着他。卢云神父在这段期间笔耕不辍,他以荷兰文和英文写作。这时期出版的荷兰文书籍包括了后来改写成英文的《遇见牟敦:卢云眼中的默观者》以及《亲爱主,牵我手──认识祷告真义》。他的最重要书籍之一的《负伤的治疗者──当代牧养事工的省思》也在这段期间成型。


 
塞翁失马──耶鲁十年

 

  可惜他的荷兰文作品成绩平平,没有引起太多注意。但是他的英文灵修书籍开始得到重视,他的诚恳真诚表现在他的作品里,得到许多人的喜爱,其中之一刚巧是耶鲁大学的神学院院长。经过几度接洽、几趟前往耶鲁校园、几次专题演讲,耶鲁大学神学院在1971年给了卢云神父聘书。


   卢云神父在耶鲁大学一共教了十年书,这是他的生命中最为安定的一段期间。他在1974年得到终身职,1977年升等为正教授。


   卢云神父的灵修思想也在这段期间逐渐成熟,他的许多思潮开始结合成一个体系,写在《从幻想到祈祷──灵修生活的三个动向》这本书里。


   在耶鲁时,卢云神父还提出了一个「向下移位」( downward mobility )的名词,来跟一般人追求的「力争上游」( upward mobility )相对照。平常大家在事业上都是力争上游,在社会上提升自己的地位。卢云神父却深记耶稣「为人仆」的教导,他说我们如果要跟随耶稣,就要学习耶稣说的:「(我)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 可10:45 )卢云神父也真的以自己的生命见证了这个教导,为他后来辞去耶鲁大学的正教授职位埋下了伏笔。


    以卢云神父一生不断追寻的性格,即使在这一段最安定的期间,他还是继续寻找上主的旨意。刚好他以前在肯塔基州熙笃会隐修院认得的一位神父,奉命到纽约州的箴力斯( Genesee )会院当院长,卢云神父得到了这位院长朋友的同意,于1974年6月到12月趁着教学休假( Sabbatical Leave )的机会,到熙笃会院住了长达七个月,体会隐修院的生活。他在这段期间的日记后来也整理出版成书。


 

  他原来打算步牟敦神父的后尘,过隐修生活。可是在隐修院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无法适应隐修士每天该做的劳力工作,隐修院里的孤寂,也无法帮助他走上默观的境界。他追求隐修生活的理想就此落空。即使发现自己不适合隐修,但是并没有减少卢云神父对默观祈祷和隐修院的喜爱。


 

  卢云神父在耶鲁很受学生的爱戴以及同事的敬重,他的书很受欢迎,都是畅销书。有许多大学争相邀请他去演讲。可是这些世俗的成功,没有办法安抚他内心的不安。尤其在1978年他的双亲来耶鲁玩时,妈妈生了一场大病,结果发现是癌症,回到荷兰不久,就去世了。妈妈的过世带给他很大的打击,加上其它的考虑,卢云神父终于在1981年辞去耶鲁的教职。


 
拉丁美洲的召唤

 

  早在圣母院大学教书时期,卢云神父已经开始注意拉丁美洲牧灵工作的重要性。当他发现自己的圣召不在隐修院以后,拉丁美洲牧灵工作的召叫,越来越强烈。卢云神父几次到拉丁美洲访问朋友,终于意识到拉丁美洲的牧灵工作并不是半年的教学休假就可以达成派遣的任务,相反的,这个工作需要他全身投入,这是卢云神父辞职耶鲁的****原因。


    离开耶鲁以后,卢云神父回到纽约州的熙笃会隐修院去祈祷分辨,他决定参加一向关心拉丁美洲传教的美国玛利诺修会,成了他们的 associate 。之后他先到南美洲波利维亚的玛利诺语言学校学西班牙文,然后到秘鲁首都利玛的贫民窟住了九个月之久。


    在南美洲的日子,带给卢云神父许多情绪上的冲击。这里的社会充满了穷困与暴力,老百姓却又是如此乐观和慈爱。卢云神父屡屡被拉丁美洲人民的单纯与大方所感动,这些美德似乎老早就被北半球富裕国家的中产阶级忘记了。


    卢云神父的计划是想成立一个与贫民同住、为贫民服务的团体。可是卢云神父不是一个很会照顾自己生活的人,也不是巧手巧脚的人,他想呼召有志之士,成立团体的理想就一直没有实现。


 

  在这段期间,他认识了拉丁美洲解放神学几名主要大将,尤其是道明会的古铁雷斯神父,是他认识解放神学的启蒙老师。但连古铁雷斯神父也看出来,拉丁美洲的生活并不适合卢云神父。古铁雷斯神父便向他建言,应该回到美国,用他的影响力唤醒大众关怀拉丁美洲问题,作两个世界的桥梁。


    卢云神父回到美国后,一方面把他在拉丁美洲的日记整理成《感恩!一本拉丁美洲的日记本》(中文暂译)一书,一方面开始鼓吹和平运动,他也提出「反向传教」一词,意指北半球人士应该向拉丁美洲人学习。


 
哈佛大学的试炼

 

  从拉丁美洲回来,卢云神父先到纽约州的熙笃会隐修院小住,同时向哈佛大学询问在那里教书的可能性。哈佛大学的回音很快就来了,他们聘请他到神学院当教授。


    哈佛和耶鲁虽然同是常春藤盟校,但基本上却有很大的不同。耶鲁的所在地是大学城,比较单纯;哈佛则坐落在波士顿郊区,情况复杂得多。尤其是两个学校的神学院更是迥异,耶鲁的神学院基本上是基督新教的传统,而哈佛则以联合( Unitarian )教派为主,这是个很国际化、基督教色彩不浓的教派。两校神学院的学生自然也不一样。在哈佛的第二年,当卢云神父打算以更直率的方式在课堂里讲解耶稣的福音时,学生们的反应两极化,有的学生很喜欢、很欢迎,另外一些学生则极端不满,把事情闹大。这样的结果自然不是卢云神父预料得到,因此在他的心里起了很大的冲击和挣扎。


    他幼年时,父母亲的两种不同教导再度在他心里交战。如果他顺从学生的意思,也许可以继续在这个最有名的学府立足,安定下来,但是他又记起母亲的教训,绝不做离开基督的事。在哈佛教了两年书后,他终于在1985年选择离开哈佛。


 
方舟团体

 

  当初在哈佛教书的时候,卢云神父跟学校彼此有个约定,那就是每一年他只教一学期课,另外一个学期,他可以自由在校外从事他自己的活动。1983年,卢云神父利用休假机会到法国的 Trosly 作30天的避静,这个村庄正是方舟团体( L'Arche )的所在地。方舟团体是为智障人士服务,并跟他们一起生活的团体,创办人文立光( Jean Vanier )是曾任加拿大总督 Georges Vanier 的儿子,方舟团体在全世界一共有一百多个中心。


 

  1985年卢云神父离开哈佛之后,又到了法国的 Trosly ,这次他就住到方舟团体的中心,准备跟他们住上一段时间。卢云神父很早就知道文立光这个人以及他所创办的方舟团体,而文立光注意卢云神父已有一段时间。当卢云神父在耶鲁教书的时候,有一天他的办公室来了一位访客,她只稍来一句话:「文立光问候你!」过后不久,方舟团体在芝加哥有个聚会,卢云神父应邀参加,对方舟团体有了很深的印象。


    文立光后来回忆1985年的光景,他说那时觉得卢云神父像是一只迷失的羊一般,他觉得方舟团体对卢云神父而言,是上主计划中的一部分。果然,卢云神父在 Trosly 住下,慢慢找回了自己。


 
黎明之家

 

  不久,卢云神父应邀到多伦多主持一位朋友的婚礼,借住在当地方舟团体,叫做「黎明之家」的中心。那段期间,黎明之家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一位智障人士由于中心疏忽意外死亡。智障者的家人非常愤怒,声明要控告中心,而方舟团体的成员也因为此一事件起了内哄。


    卢云神父义不容辞,出面安抚大家的心灵,解决纷争,让亡者的家属和方舟团体的成员能在上主的光照下,理性地解决争端。因为这件事,黎明之家的成员希望卢云神父留下来当他们的指导司铎。正好卢云神父在法国认得的一位好朋友Nathan Ball 也受邀到多伦多主持黎明之家。经过一番分辨之后,卢云神父答应搬到多伦多,当黎明之家的指导司铎。


    在黎明之家的日子,给卢云神父带来不少挑战。早先曾提过,卢云神父不是一个很会料理自己生活的人。在黎明之家的方舟团体会员,所有的人都要参与许多日常生活的工作,例如照料智障者、烧饭、洗碗、洗衣等等,辅导神父也不例外。可是这些事情对卢云神父来说,常常是项挑战。例如,好客的他常常没有跟负责炊事的同事商量,就把客人留下来吃饭。洗碗的时候,常常漫不经心。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是这样的:有一次卢云神父一边洗碗,一边和客人谈论灵修的事,结果洗了半天一直没洗完,脏盘子反而越来越多,原来他把已经洗好的碗盘又重新放回脏水槽里。


 
晴天霹雳

 

  卢云神父一生的追寻,从学术上的学位、隐修院的修道生活,到常春藤盟校的耶鲁和哈佛以及拉丁美洲的贫民窟,一路走得一波三折,非常辛苦。如今到了黎明之家,他似乎终于找到上主要他走的道路,一个能够让他安心立命的栖身之所。在多伦多,他立即规划了许多活动,真心想为黎明之家成员服务,也着手计划写更多的书。


    没有料到,还有一个更大的挫折、更大的挑战正等着他。事情的起因在于他跟柏内森( Nathan Ball )的友谊。柏内森到了多伦多以后,工作异常忙碌,没有办法如在法国时一般,有很多时间和卢云神父往来。卢云神父从小就是个非常需要友谊和别人肯定的人。他以为柏内森有意疏远他,逐渐地,许多困扰他一生的情绪,例如焦虑、自卑、失望等又都浮上他的心头。终于他陷入高度的忧郁症中,这是卢云神父到黎明中心后一年左右的事。


 
行经死亡的幽谷

 

  卢云神父去了加拿大中部温尼伯城的一家疗养中心,由两人一组的牧灵小组负责护理和照顾,长达六个月之久。在这段期间,他面对自己人格上的弱点,向上主祈求恩典。这是卢云神父生命中****的危机,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后来他终于完全恢复,回到黎明之家继续工作,也恢复了和柏内森的友谊,还把这段心路历程记载在日记里,后来整理出版了一本书 ── 《心灵爱语:当我陷入灵命低潮的时候》,这是卢云神父最坦诚、最深入的一本书。


    他后来这样说:只有上主的爱是毫无条件、恒久不变的。但是我们往往想在人世间寻找这样的爱情,那真是缘木求鱼,寻找不到的。


    卢云神父一生找寻上主的旨意,相当辛苦,非常坎坷。但是借着文字,他把自己努力的经验与世人分享,让我们在最困难的境地,也能透过他的经验,看到希望的曙光。他让我们知道,只要肯面对自己的问题,只要接受自己的缺失,我们即使深陷这些困难,反而找到了力量,得到上主的降福。


 
浪子回头

 

  卢云神父恢复健康以后,重新回到黎明之家服务,也继续他的写作。这期间,他出版的书籍当中有一部很受欢迎,那就是根据荷兰画家林布兰( Rembrandt )名画写成的同名书籍──《浪子回头》。


 

  荷兰画家中跟卢云神父最相像的其实是梵高。梵高在没有成为画家之前,曾经读过神学院,曾经到偏远的地方向穷人传福音,也曾有过神秘的祈祷经验。所以卢云神父常常可以在梵高的画作当中看到灵性的层面。


 

  可是影响卢云神父最深的画作却是林布兰的这幅《浪子回头》。浪子回头是路加福音的一个故事,荷兰画家林布兰以此为题材,画了一幅同样名字的名画。卢云神父也以此为题目,写了一本很受欢迎的书。


    关于卢云神父何时第一次看到林布兰的《浪子回头》画作,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在法国方舟团体中心,但是这些都不打紧,最重要的是,卢云神父后来有机会到收藏这幅画原作的俄国圣彼得堡艺术馆,当他站在这幅画原作的面前观赏时,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在画前冥想了好几天。卢云神父觉得,有时,我们每个人像小儿子一样放荡不拘;有时,也像大儿子一般,自以为是,不肯原谅别人。可是,也有时候,我们如同慈爱的父亲一样。


 
最后一程

 

  继《浪子回头》1994年出版后,卢云神父在1995年又出版了两本很重要的灵修书籍,那就是《念兹在兹──活在圣灵中》和《炽热的心──感恩祭的生活默想》。


    1995到1996年是卢云神父的休假研究年,这一年他大部分住在北美洲和欧洲,他的书《你能饮这杯吗?》就在这年出版。他这一年的日记,在他死后也整理出版,书名为《安息日志》(中文暂译)。


    在休假年当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卢云神父在黎明之家一直照顾的智障者亚当突然病危,卢云神父当时正在美国新泽西州,一听到消息,即刻赶回多伦多,陪伴亚当和他的家人,一直到办完亚当的葬礼为止。亚当活了三十三岁,正好跟耶稣在世的岁月相仿。卢云神父为他写了一份手稿,在死后整理出版,书名就叫做《亚当──神的爱子》。在书里,他把亚当的生命和耶稣在世的生命相比较,他说亚当的生命一如耶稣的,也有其尊严、目的、使命和重要性。他反省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像亚当一样,是上主钟爱的子女;我们每一个人也如同亚当一样,参与上主的生命。


    在他休假研究的时候,黎明之家的成员都很想念他,所以休假研究年一结束,他马上回到多伦多,准备开始投入黎明之家的生活,只是还有一件未了的事。


    原来在休假年结束之前,荷兰的一家电视台,请他拍摄一部讲解分享《浪子回头》的电视专辑,并准备到俄国圣彼得堡的艺术馆现场拍摄。


    因此,1996年9月,卢云神父抽空从多伦多回到荷兰故乡,准备前往圣彼得堡之前,和电视台的员工商量最后的细节。可是在抵达荷兰的当天晚上,就因为心脏病发作,被送入医院。卢云神父生病的消息传开以后,他的亲友和方舟团体的几位负责人很快赶到他的病床边,当晚他领了傅油圣事,他的病情似乎有些好转。探访他的人离开医院时,都稍稍放了些心。


 
  可是就在那一天晚上,卢云神父心脏病二度发作,与世长辞,回到他至爱的天父怀抱。

 
  卢云神父享年 64 岁。

 
注释

 
1 《 Henri Nouwen: His Life and Vision 》 by Michael O'Laughlin, Orbis Books, Maryknoll , New York , 2005.

 
2 《 Henri Nouwen: A Restless Seeking for God 》 by Jurjen Beumer, Translated from the Dutch by David E. Schlaver and Nancy Forest-Flier,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 1997.

 

 

 

 
 
 

上一篇:第1323篇(转载) 批判《迦南诗歌》

下一篇:第1325篇(转载) 看德国机关是怎么搞接待的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