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时论(科普知识)

第1316篇(转载)

又是德国人!


上海两条地铁的天壤之别----没有细节,便没有效益!

哲理的故事:

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人们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三级台阶的作用: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只有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

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

而地铁二号线,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出口转弯的作用: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

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了这一转弯的奥秘。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些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一条装饰线的作用:

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地铁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州的地铁,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

德国设计师在设计上,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意识到离站台边的远近。

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地面全面用同一色的磁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吓出一身冷汗!因此,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整天喊破嗓子,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故事的哲理:

中国人绝不乏聪明才智,缺少的就是对“精细”的执着。

想想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中,留下了多少遗憾?请问:我们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条没有被“开膛破肚”过?我们的设计者有谁想到了,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我们的城市的立交桥,有多少刚刚“胜利完工”就成为新的拥堵点,从而不得不进行一遍遍的改造?我们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中,真正有创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楼,四方塔楼,一片片地被克隆着……一个没有细节、没有创新的群体中,怎么会诞生强大的企业?

德国人一共在中国青岛待了17年,没修别墅,没盖大楼,没搞布满喷泉鲜花,和七彩灯光的广场,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给修了。

没人看得见德国佬做的这些,基本上属于吃力不讨好。可是100年以后,全中国人都看见了︰一个从来不淹水的青岛﹗

【施工标准】︰青岛原德国租界区的下水道,在高效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换。经查询,当年的公司已不存在。一个德国企业发来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 3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中方依建议果然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一个民族的精神、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案……真的值得我们深思!


转载于2014,2,22


上一篇:第1315篇 亚述王西拿基立之死

下一篇:第1317篇(转载) 袁隆平吐真言:中国****劫难无法避免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