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书籍与媒体简介(见证)

第1297篇(转载)

     婚姻中的誓约与意志——情归何处

                        陈韵琳

    1999年获得坎城影展评审团特别大奖的电影「情归何处」(The Letter),是由当时92岁高龄的葡萄牙导演曼诺·迪·奥利维拉 ( Manoel De Oliveira )所执导,其实他已由二十世纪初走到二十世纪末,歷经各种各类思潮的变迁,而后透过这部电影,说出他的心声:「世事会变,但有些事是永不会改变的;儘管绝大多数人捲进思潮变迁放弃坚持,但感谢上帝,还是有例外的少数人继续在坚持。」

    这观点,导演透过婚姻之约詮释出来。在电影一开始,女主角凯萨琳的母亲在跟她朋友聊天时,便说这种对婚姻之约的坚持,跟当代性爱至上可任意离婚或婚外情的流行时尚完全不同,但她绝不后悔对女儿凯萨琳用跟时尚不合的方式教养。女友问她:「妳想改变世界?」她说:「不,我只是想抵抗。」她坚持婚姻之约是一种意志,也是一种对道德感的在意。

    这个不合时尚的母亲,是怎样教养女儿慎重婚姻之约的呢?简而言之:绝不在婚前发生性关係、也绝不在婚后出轨。她让女儿知道,婚前性爱婚后出轨,都是轻率做傻事、思想肤浅的人才会作的。

    这「不合时尚,却必须坚持」的主题,导演是用著非常简约古典的叙事手法,节奏温和缓慢,却十分的乾净俐落。
    顺著叙事发展,慢慢便浮现出几个我们得要深思的问题,也是活过20世纪,92高龄的导演要问我们这些已步入21世纪的人的:

1、对婚约的忠实,是否是「不合时宜却不该改变的坚持」?

2、因承诺而有的对婚姻的安全感,是否是婚姻中最重要的要素?

3、当婚姻中不再有激情,但仍以意志坚持爱下去,能否称之為爱呢?

4、一如凯萨琳这般的,突然对他人生发前所未有的情愫,但强行压抑迴避掉,能否判為对婚姻不忠实?这情愫能否要求在婚姻中绝不可发生?她该跟丈夫坦承以告吗?

5、凯萨琳的丈夫克雷福知道妻子心中有对他人的情愫,这情愫却从不曾发生在他身上,他忧伤到想死,好让妻子自由,以致於真的早死,这反应是否过当?万一婚姻中真的碰到这种状况,另一半怎样的反应,是比较智慧合宜的?

6、夫妻俩经过这一段「对第三者出现某种爱慕情愫」的婚姻风暴,而后仍廝守在一起,他们之间的爱,跟以前会有何不同?修女说的:「你们都在牺牲受苦,这证明了你们的爱。」是婚姻之爱的精闢詮释吗?

    电影中,修女这个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註脚。一般人认為的是,修女生活很空洞,但修女却认為:被情感所困、惧怕受伤,实在是很空洞的人生,反而是跟上帝之间的精神、心灵、意志之爱,是最丰富的生活,也最有无坚不催的爱的实践能力。

    透过修女说的「我成為修女,是因為我被上帝感召。」导演将「誓约与意志之爱」作了更深度的譬喻。

    更重要的譬喻,是在最后。凯萨琳儘管已有自由之身,仍放弃跟艾布纽萨在一起,因為她不要随时会外遇、婚变的情感,她反而选择与路上偶遇的修女们去非洲照顾苦难的人群,并在写给童年好友、如今成為修女的信中问:「这些修女对这块陌生土地上人群之爱,是从哪来的?」凯萨琳昇华了她的情感,这昇华便成為她的赎罪与救赎。

    这位陪伴她经歷婚姻风暴的修女,看完信后,将信放下,用圣经压在信上,然后听见鐘声,便随其他修女一道儿去灵修祈祷。这段,导演用影像说明了一切:上帝看不见摸不著,但修女受感召终生守贞,这爱不可能凭赖感觉,一定是透过意志;正是这无坚不催的意志之爱,让一群修女去陌生土地上陪伴安慰苦难的人们。

    信仰中常透过婚约譬喻神与人之间的盟约之爱。这意味,连爱上帝的意志之爱都有可能,婚姻中的意志之爱更是可能,同时也是婚姻中最神圣的部分。
    因此导演是以修女做為註脚,给了观眾他自己的答案。


    儘管导演对婚姻观有他强烈的意图,我也认同他的意图,但我仍旧觉得克雷福和凯萨琳的婚姻,少掉了些很重要的东西,克雷福和凯萨琳彼此之间太相敬如宾温文儒雅,却没有嘻笑怒骂调侃玩笑的温暖情爱。这种嘻笑怒骂调侃玩笑,可能在上层社会的大庭广眾之下并不得体,但绝无碍於关起门后夫妇之间的行為举止。恰好正是少掉这部份,让我感觉凯萨琳儘管很高贵、却很不快乐。

    此外,他们的婚姻中,还少掉了对成长过程的宽容与温爱。婚姻中的男女都是不完美的,他们需要相伴成长,而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人性的软弱,基於爱,实在该多等待、多给对方机会。凯萨琳在母亲安排鼓励下跟经济优裕、人品端庄的上层社会人士结婚,固然是很幸福的,但也因此,凯萨琳不曾经验过轰轰烈烈的恋爱、狂暴般的激情,婚后,凯萨琳被流行歌手艾布纽萨炫惑,却因凯萨琳过去的教育,使她强行忍耐的痛苦的煞车,克雷福竟会忧伤至死,原因是:「我知道无法阻止别人爱妳。我忧伤的是,婚后我知道妳对我缺乏热情,妳不爱我,我以為,这是因為妳的心是无人可攻破的,没想到,竟然还是有人攻破了,那人却不是我。」克雷福的忧伤到死,呈现出他对人性软弱不够体恤,对凯萨琳需要的成长没有盼望之心。

    这是在这缺陷上,让我感觉电影「The Letter」中的婚姻,仍旧不够快乐,甚至会导致透过修女呈现出来的「意志之爱」,成為不快乐的婚姻的强说之词。这是我看到的缺陷。


片名:情归何处(The Letter)1999

导演:曼诺迪奥利维拉 ( Manoel De Oliveira )

演员:齐雅拉马斯楚安尼 ( Chiara Mastroianni )

皮楚洛安布恩荷塞 ( Pedro Abrunhosa )

安东尼查皮 ( Antoine Chappey )

    凯萨琳是个顺从的女儿,她前任男友便是因著想在婚前有性关係,凯萨琳不肯,最终两人分手。

    凯萨琳出身名门上流社会,在母亲的教养下,行為端庄举止含蓄,出入社交场合显得十分高雅,但她很少笑,她不快乐。母亲一方面因她而感到骄傲,另一方面也因她的不快乐,為她的未来担忧,她了解女儿内心深处仍有寻找爱情的渴望,她不知该怎样帮助自己的女儿面对自己日后漫长的人生,唯一能作的,便是為她找到一个能带给她终生幸福的、完美的丈夫。

    当然,以凯萨琳的高贵,在上流社会要找到仰慕她的人不难。名医克雷福富有、正直、内敛而彬彬有礼,他恰好也很在乎女性的教养,因此深深爱上了凯萨琳。母亲认為克雷福很理想,凯萨琳也觉得他值得她敬爱,於是婚姻就这样成了。

    他俩的婚姻是相敬如宾和气有礼的。没想到婚后一个月,凯萨琳听演唱会认识了歌手艾布纽萨。艾布纽萨跟克雷福格调完全不同,他很能透过流行情歌表达情感,凯萨琳听他唱歌,便开朗的笑了起来,当时母亲与丈夫也都在场,瞭解女儿的母亲,开始感到不安。

    这不安是真确的。艾布纽萨开始追求凯萨琳,并找各种机会去拜访凯萨琳,甚至偷了她放在客厅的照片,凯萨琳当时也偷看到,因此知道艾布纽萨对她的情感。其时艾布纽萨已经有非常多情妇了。凯萨琳明明知道,却无法避免自己心中对艾布纽萨也生出爱恋的情感。但凯萨琳很努力的克制、压抑,她母亲对她的教育这时发挥非常大的影响力。
    母亲病重,给凯萨琳的遗言是:「我知道妳爱慕艾布纽萨,但妳一定要挣扎,要想一想妳对丈夫、对自己的义务,一定要有勇气和力量,不要毁了名声,现在先选择艰难的路,日后妳会发现甜蜜。艾布纽萨,他得到妳就会很快的忘了妳。万一妳真的就此沉沦,我会死不瞑目的。冷静!冷静!」 

   这些话对凯萨琳,一如过去的教养,是影响深远的。

    凯萨琳无法控制自己内心对艾布纽萨的情感,但她在意志与行动上,选择了逃避艾布纽萨。

    母亲过世后,她选择找她童年好友倾吐心事,这好友如今已皈依宗教成為修女了,当然,她立场是和凯萨琳的母亲很一致的。凯萨琳跟她说:「我母亲跟我说名节很重要,我不知道它為何重要,因為我周围的朋友全不是这样,她们根本没有我的烦恼,对男友献身、外遇和离婚,好像全发生的再自然不过。现在谁还在意名节?名声跟内心深处的情感相比,名声的意义在哪裡?我决心控制著我的情感与行為,但我仍无法消除我心中真实的爱的感觉,他让我不能平静,他成為我的苦难。」

    凯萨琳跟修女说:「我选择这桩婚姻,不是因為爱,而是因為这婚姻让我有安全感。但这样的选择是否太自私了?」

    而这桩谨慎控制情感与行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出轨」,丈夫会不会在意?又该如何面对?

    克雷福终於知道了凯萨琳心中爱恋著艾布纽萨。因為当电视新闻报导出来艾布纽萨出了车祸,一向端庄含蓄的凯萨琳,竟当著客人的面尖叫出来;而后,艾布纽萨住的医院,竟然又在修女院旁边,这导致凯萨琳去找童年好友谈心事后,有机会、也忍不住的去医院问医生艾布纽萨病情如何!儘管凯萨琳仍旧迴避著不跟艾布纽萨见面,但基於医生同业彼此相识,克雷福在数天后,听说了凯萨琳去询问爱布纽尔病情之事。

    克雷福心知此事诡异,跟凯萨琳询问,凯萨琳以「夫妻之间应彼此信任」為由,结束谈话。

    但凯萨琳最后,还是基於对丈夫的敬重,决定坦承相告,并说:「我这样对你坦白,我渴望仍能得到你的友谊、尊重、引导与爱。」

    克雷福保证他仍爱凯萨琳,并珍惜她的坦诚与信任;但克雷福是深受打击深受伤害的:「我知道无法阻止别人爱妳。我忧伤的是,婚后我知道妳对我缺乏热情,妳不爱我,我以為,这是因為妳的心是无人可攻破的,没想到,竟然还是有人攻破了,那人却不是我。」

    夫妇之间不再平静了。克雷福并未挑衅愤怒,他选择谅解,但他无法控制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难过;凯萨琳深感愧疚,一直诚心诚意的、出乎内心的陪伴著丈夫的忧伤,却深知无济於事。双方都在作某种程度的牺牲与受苦。

    修女说:「妳俩真的都是例外。要是别人,要不选择欺骗,要不乾脆私奔或离婚了。我倒从这种受苦中,看见你们彼此深爱著对方。」

    克雷福从此以后身体每况愈下的变得虚弱多病。凯萨琳很愧疚,说:「我对你没有不贞。但我还是后悔跟你说了实话。」克雷福回答:「你以為我会甘於被欺骗的平静吗?」克雷福跟凯萨琳说:「我越是发现妳对我的忠贞,我越是心痛,有时我希望自己死了,好让妳自由去爱妳要爱的人。」凯萨琳跟克雷福说:「但我不希望你死,妳对我的意义远大过我的母亲。」

    但克雷福最终是过世了。凯萨琳伤心到几乎要发狂。母亲的友人长辈们不得不将凯萨琳带到修女院,让她好友安慰她,平抚她的愧疚感。凯萨琳认為克雷福是因為得不到她的爱而死,但修女一直跟她说:「妳真的尽力了,妳对克雷福的爱是至高无上的。」

    克雷福过世后,艾布纽萨追凯萨琳更是积极,甚至搬到她对面。但凯萨琳仍旧躲避著他,儘管她还是感觉得到自己心中那份恋慕。

   她跟修女说:「如果他就在我心裡我能躲到哪裡去?」

   修女不解的问:「妳已经自由了,妳可以再婚,為何要无谓的牺牲,继续躲他?」

   凯萨琳说:「因為我知道我们的激情会在婚后消逝,他对我不会忠实,我受不了这致命的打击。激情之爱终究会变成残酷的事实。」

   修女回答她:「妳生命太空洞了。要不要来修道院?」

   凯萨琳说:「成為修女是要受到感召的。」

   修女回答:「是的,的确是需要上帝的感召。」

   显然修女的话给了凯萨琳刺激。凯萨琳突然失踪了很久。然后从非洲写了信给她童年好友,告诉她她现在在非洲,跟一群修女一齐照顾难民。「在这边,生活本身就是苦难。修女们陪他们一齐承受苦难。但是这爱的力量到底是从哪裡来呢?」

   童年好友当然知道。她听见鐘声响起,便将圣经压在信上,与其他修女 一齐去灵修祈祷了。
 

                                    转载于2014,1,11


上一篇:第1296篇(轉載) 一个小女孩的一幅画

下一篇:第1298篇 擦干眼泪,吞灭死亡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