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书籍和媒体简介(见证)

第809篇

        读《自伽利略之后》

    我在南京葡萄园书房选中的另一本书是《自伽利略之后》,也是蒋弟兄送给我的。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查尔斯·赫梅尔(Charles E.Hummel,1923-2004),他拥有耶鲁大学化学工程和惠顿神学院圣经文学的高等学历。曾任百灵顿学院的院长。译者是闻人杰等,由台湾大学曹恒伟教授审校。宁夏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该书的副题是《圣经与科学之纠葛》(Resolving Conflicts Between Science and The Bible,解决圣经和科学之间的矛盾纠纷。)该书共252页,内容很丰富。我在这里只能简要地写一点读后感,与读者分享。

    该书介绍了在天文学上卓有成就的多位科学家。在这里我们介绍三位,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广义的,包括天主教徒)。

    由于上帝赐给他们智慧和孜孜不倦的科学求知精神,他们把在西方流行1400多年的托勒密(90-168)‘地心说’否定了,提出了‘日心说’,并以观察的大量天文数据和精密复杂的计算,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在今天,人们都知道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各个行星又各自自转,这已经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飞机、轮船、人造卫星绕地球航行,已经证明地球是球形。可是在15-16世纪,这3位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发现定律,肯定‘日心说’,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受到反对者的逼害,克服了许多艰难困苦,才一步步地接近和得到真相,在人类历史上作出伟大的贡献。

哥白尼

   哥白尼是波兰人(1473-1543),15岁在天主教学校就读。18岁进入克拉科大学,1496年进入意大利波隆那大学研读教会法规。哥白尼热爱天文学,成为该校天文学教授诺瓦拉的朋友。1501年返回波兰,正式就任为天主教教士,后在帕多瓦大学学习医学,在费拉拉大学学习教会法规。1503年取得学位回国。在哥白尼眼中,基督教信仰与科学活动并无矛盾冲突之处,在他作为教士的40多年岁月中,他以过人的勇气和委身精神,忠心耿耿地服务于教会,与此同时,他又致力研究“一位至善有序的创造主为我们建立的世界”。穷尽上帝赐人的理性,追寻万物之真理。1514年哥白尼写出《简论》一书,首先提出‘日心说’,1543年写出《天体运行论》,认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都是沿圆形轨道、绕日公转。

开普勒

   开普勒是德国人(1571-1630),是一位卓越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虔诚的基督徒。对上帝坚定不移的信仰支持其生命,激发其研究。开普勒13岁为神学院预科生,18岁进入杜宾根大学学习文学和神学。受数学和天文学教授马斯特林的影响,对天文学 和哥白尼学说产生兴趣。开普勒相信上帝创造这个赋有秩序、美丽与数学完美性的世界时,自有其杰出的设计。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上的真理,反映出一个热心基督徒的献身精神。

   1600年29岁开普勒与53岁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见面并合作,开普勒为第谷整理大量的天文学观测数据。开普勒说:“上帝应允我们,有像第谷这样一位用心的观测者。他的观测使我们发觉托勒密的计算有8分的误差。开普勒根据观测的数据,整理计算得出行星运动的3大定律:1,行星轨道为椭圆形,太阳为其焦点。2,半径向量在定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对任何两行星而言,其公转周期的平方正比于与太阳平均距离的立方。

    开普勒认为新的太阳系模型,既有数学上的简明,又有美学是的优异。最重要的是,它呈现物理世界现实的准确图像。

    开普勒1630年去世,享年60岁。他在去世前说:”只有在耶稣基督的拯救大功之中,方能得救。

伽利略

   伽利略(1564-1642)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贵族家庭,父亲音乐家。1574年进入修道院学校读书。1581年进入比萨大学医学院就读。1589-1592年在比萨大学、后在帕多瓦大学任教,在力学上研究成果丰硕。

    1604年发现新星,对天文学感兴趣。1609年发明20倍的望远镜观看天体,发现无数新世界,发现太阳有黑斑,发现木星有4颗卫星。伽利略在书中详述他身为科学家和天主教徒的立场。他说:“天主赐给了我们两本书,一为圣经,一为自然,两者均来自天主之道。前者是圣灵启示的言语,后者则可从观察自然神圣的秩序得到。”他坚信此两种真理必无相抵触之理。

    伽利略又说:“哥白尼体系的创建者乃是一为虔诚的天主教徒。教廷在历法的问题上尚要向他请教。哥白尼非但没有忽视圣经之意,且深信一旦其学说得到证实,并能够被正确理解,是不会与圣经互相矛盾的。”

  《自伽利略之后》这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读者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话,不妨找一本来看看吧!

                                    2010,12,28


上一篇:第808篇 读德兰修女传

下一篇: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