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中文版本

刘重明

2003年11月初稿

2004年5月二稿

  中国是有56个民族的国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文除汉语以外,还应包括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如彝语,苗语,傈僳语,景颇语,拉祜语,傣语等。我国边境的少数民族,有的与邻国的民族用同一种语言文字,如蒙古语,朝鲜语,俄罗斯语,京族的越南语等;也有的与邻国的民族用同一种语言,但文字不同,如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在我国是用阿拉伯文字母表音,在俄罗斯是用俄文字母表音。

  我国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1%以上,回族和满族现也通用汉语,因此汉语是作为中国的代表性语言,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使用。但我们同样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承认他们的文字也是中文的一个部分;如藏文,彝文,苗文等。

  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汉语有七大方言区:即官话区,吴语区,闽语区,粤语区,客家语区,赣语区,湘语区。

  每一方言区中又分若干方言片:如官话区有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等片。吴语区有太湖,台州,温州等片。闽语区有闽东(福州话为代表),闽南(厦门话为代表)等片;广东的潮州话(汕头话)和海南话按语言特征来说,也属于闽南方言片;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属于吴语区的太湖方言片。

  在我们研究中文圣经版本的时候,既要了解汉语的,也要了解少数民族语言的。既要了解普通话的,也要了解地方方言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多年来,普通话得到很大的普及,现在除广州话圣经在香港仍有出版外,其他地方方言的圣经很少出版了。但在中文圣经出版史上,曾经在20世纪中叶出版过许多地方方言的版本,有南京官话,直隶话,胶东话,上海话,苏州话,杭州话,温州话,金华话,宁波话,台州话,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广州话,潮州话,海南话等等,适应了当时的需要。

  近来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少数民族语言圣经有彝语,朝鲜语,苗语,傈僳语,景颇语,拉祜语,傣语等。历史上出版过或国外出版过的有藏语,蒙古语,韩语,哈萨克突厥语,布依语,哈尼语等等。

  苗族分布在湘西、黔东、川黔滇、滇东北等地,有川苗,黑苗,白苗,花苗等分支,各有其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

  历史上曾出版过的地方方言圣经和少数民族语言圣经,有的仅译了新约或新约中的一卷或几卷。

  汉语圣经翻译的历史沿革

  我们现在重点了解一下中国基督教会汉语圣经的译经史。

  我们将他分为六个阶段:

  1、公元1806年以前,为圣经汉译的前奏阶段。

  2、1806-1902年,为国外基督教各差会分散译经阶段。

  3、1890-1919年,为国外基督教各差会联合译经阶段。

  4、1930-1970年是华人圣经学者个人分别译经阶段。

  5、1970年以后是华人圣经学者集体译经的阶段。

  6、1980年以后华人教会启动了和合本的修订工作和出版注释本及简化字版的工作。

  以下我们分阶段来叙述:

  1、汉译圣经的前奏阶段:

  根据在徐州发现的汉墓画像石,基督教在公元86年已经传入中国(参见汪维藩著:基督教传入中国始于东汉),但那时圣经是否曾译为汉语,没有任何记载。

  根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和1907-1908年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尊经》中的“诸经目录”,公元635年(唐贞观九年)基督教经阿罗本(Alopen)等人又一次传入中国,并且在长安翻译了圣经,取名为《尊经》,其中有福音书(阿思瞿利容经Evangelion),使徒行传(传化经),启示录(启真经),保罗书信(宝路法王经),创世记(浑元经),,摩西五经(牟世法王经)大卫王的诗篇(多惠圣王经)等;但现今仅存目录。从碑文和目录看出,译者借用了许多佛教词汇,使读者难以认识基督信仰的实质和特征。

  1294年,元成宗铁穆尔在位之时,基督教再一次传入中国,天主教方济各会修士、意大利人约翰·孟特高维诺(Giovanni da Montecorvino)在元大都(汗八里,今北京)将新约圣经和诗篇译为蒙古文。这是根据译者遗留的书信得知,译稿已不见。

  1700年,即清朝康熙三十九年,天主教外方传教会传教士巴设(J.Basset1662-1707)将新约圣经中的福音书、保罗书信、希伯来书,从拉丁文译为汉语白话文。虽然没有出版,但其手稿对下一阶段的译经工作有影响和帮助。

  2、国外基督教各差会分散译经阶段(1806-1902)

  这一阶段译经的特点是译者全部是外国传教士,全译为文言文,从1806年开始,计有以下译本出版:

  马士曼-拉沙译本:是由英国浸礼会的John Marshman和Joannes Lassar从英文圣经翻译为汉语文言文圣经。在印度出版,印数较少,行销不广。1806年开始,完成于1822年。

  ,神天圣书:其新约由英国伦敦传教会的马礼逊R.Morrison于1813年译成,翻译中曾参考巴设译本;其旧约由马礼逊和米怜William Miline于1819年译成,翻译工作是在澳门和马六甲做的。有华人杨三德,袁光明,李十公,陈老宜等人参与或协助翻译;于1823年出版。

  新遗诏书和旧遗诏书:主要译者是伦敦传道会的麦都思W.H.Medhurst,荷兰传道会的郭实腊K.F.A.Gutzlaff;其他译者还有美国海外宣教会的禆治文E.C.Bridgman和伦敦传道会的小马礼逊John.R.Morrison.于1835年译成,新约1837年出版,旧约1840年出版。出版地为巴塔维亚。此译本又称为四人译本,在太平天国时期曾广泛流传。

  委办译本,或称代表译本The Delegates Version:译者为伦敦会的米怜和麦都思,美国浸礼会的施敦力Stronach(后退出);美国公理会的布朗Brown,美国圣经公会的约翰·马礼逊,禆治文,英国圣经公会的里雅各James Legge,克陛存M.S.Culbertson等人。1843年开始翻译,1853年译成新约,1854年译成旧约。在香港出版。

  禆治文译本:译者禆治文在克陛存的协助下于1859年完成新约1862年完成旧约。

  高德译本:译者为美国浸信会的高德J.Goddard,在马士曼译本的基础上修订,1853年完成新约,1868年完成旧约。

  以上均为文言文版本。

  1885-1902年还出版了下列浅文言文版本:

  杨格非译本:译者为伦敦传教会的杨格非Griffith John,1885年完成新约,1905年完成旧约的前半部分(从创世记到雅歌)。

  包约翰·白汉理译本:美国海外宣教会的包约翰John Burdon和伦敦传道会的白汉理H.Blodget于1889年译成新约。

  施约瑟译本:圣公会上海区主教英国人施约瑟S.T.Schereschewesky于1902年译成新旧约全书。在日本出版。

  3、基督教国外各差会联合译经阶段(1890-1919)

  这个阶段的译经文体是文言文,浅文言文和白话文(官话)并存。译者基本上仍为外国传教士,但翻译助手有中国人。

  由于前一阶段出现了众多译本,妨碍了信徒之间、教牧人员之间的交通和交流。有鉴于此,在1890年于上海开了各个差会的传教士大会上,决议组织三个翻译圣经委员会,分别将圣经翻译成文言文、浅文言文和白话文三个译本。并且分别命名为文理和合译本、浅文理和合译本和官话和合译本。

  取名和合译本Union Version的意思是各宗派联合和谐合作的译本。基督徒合而为一、同心合意地作工,是上帝所喜悦的。

  1891年成立的三个翻译委员会的成员分别是:

  文理和合译本翻译委员会:湛约翰J.Chalmers,艾约瑟Joseph Edkins,惠志道John Wherry,谢卫楼Z.Sheffield,沙牧M.Schunb,卢壹Llewellyn Lloyd,皮尧士T.W.Pearce.

  浅文理和合译本翻译委员会:包约翰,白汉理,纪好弼R.H.Groves,叶道胜I.Genuhr,汲约翰J.C.Gibson.

  官话和合译本翻译委员会:白汉理,杨格非,富善Chauncey Goodrich,文书田George Owen,狄考文C.W.Matter。

  文理和合译本完成于1906年。

  浅文理和合译本完成于1904年。

  官话和合译本的新约完成于1906年,旧约完成于1919年。从1891年算起,历时28年,当完成时译者还在世的仅富善一人。译本的翻译助手有华人李、袁、刘、王诸君。

  和合本译成后在英、美、苏格兰三地圣经公会出版。

  和合译本是以1885年出版的英语修订版English Revised Version(简称为ERV)为蓝本翻译的;而ERV是在钦定本,又称雅各王译本King James Versions(简称为KJV)的基础上,参考早期古抄本修订后于1881年首次出版的。

  官话即白话文和合译本从1919年出版以来,已经80多年,是在中国使用历史最长,流传最广的一部圣经优秀译本。在全世界华人教会里绝大多数信徒都阅读这一译本,在中国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在新加坡,美国等华人教会里的崇拜聚会里也都用这一版本。无论是三自教会,或是家庭教会;无论是路德宗、信义会,圣公会,长老宗、加尔文宗,浸礼宗、浸信会,卫斯理宗、循道会、美以美会,神召会,基督徒聚会处(所),安息日会等各个宗派都用和合译本。

  许多圣经工具书:圣经注释本,圣经注释专著,经文汇编,圣经百科全书,圣经辞典等都引用和合本为根据。

  和合译本的许多金句已为华人信徒所背诵熟记,有的同工和弟兄姊妹能背诵如流,耳熟能详。圣灵藉着这本圣经感动很多人信而归主,奔走天路;坚固他们的信心,赐给他们美好的盼望。

  和合本的翻译质量在信、达、雅三个方面都是上乘的。

  在信的方面:和合本的翻译风格与KJV相似,力求忠实于原文,尽可能地直译,但在必要时用灵活的方式表达语义,译凤极为严谨。对于原文中没有的字或词,必须在译文中加上才能清楚明白的地方,均加小点在其下面。

  在达的方面:白话文和合本通顺流畅,简捷明快,传达出了原文的风格,又符合中国人的阅读心理和习惯。

  在雅的方面:和合本的文字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乐感,特别是诗歌体裁的句子,平仄格律排列有序,没有诘屈聱牙的弊端,也没有罗嗦累赘的毛玻如提前3:16的译文:“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上帝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译文流畅,气势恢宏,对仗工整,精炼简洁,把原文的意义表达得很充分,而又是非常的优美。

  4、华人圣经学者个人分别译经的阶段(1930-1970)

  新约全书:1930-1933年中华基督教会的王宣忱在青岛参考拉丁文圣经译成白话文新约全书,王氏曾任狄考文翻译助手。

  重译新旧约全书:1939年金陵神学院教师朱宝惠按希腊文修订新旧约全书,语体为白话文,初期赛兆祥曾参与。

  国语新旧库译本:郑寿麟博士陆亨理牧师于1939年在北京据希腊文译成新约,于1958年在香港据希伯来文译成诗篇并合订出版。

  吕振中译本: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教师吕振中于1940-1946年期间,在抗日战争的环境、颠沛流离的条件下,据Alexander Souter所校订的新约希腊文圣经译成初稿,由燕京大学出版。于1949-1952年在台湾以Nestle校订的第17版新约希腊文圣经为蓝本修订,由香港圣经公会出版。1946年开始吕氏按马所拉的希伯来文本翻译旧约,并参考撒玛利亚古卷、亚兰文意译本、拉丁文通俗译本,七十子译本等,于1970年译成。这一译本的新旧约全书由香港圣经公会代樱吕氏从1940年开始翻译新约到1970年全书译成,历时30年。

  这一阶段的译本发行量较少,流传面不广。到目前为止,只有吕振中译本在1993年由香港圣经公会代印发行,其他版本已少见。

  5、华人圣经学者集体译经阶段(1970年以后)

  现代中文译本TCV:由许牧世教授,周联华博士,骆维仁博士,王成章博士,焦明女士等人组成编辑委员会,在联合圣经公会翻译研究部主任奈达博士Dr.Eugene Nida的指导支持下进行翻译。按现代英语译本TEV为蓝本,将其译为汉语白话文。1971年开始,1975年完成新约,1979年完成旧约,以上均为繁体字,在香港出版。

  20世纪90年代由许、周、骆三位组成修订委员会,于1995年推出修订版。1997年在南京出版修订版的简化字本。

  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原则是译文与原文的意义相符,效果相等。为意译本,不求原文与译文之间逐个单词的对应。

  在修订中参考了基托尔Kittel编校的希伯来文圣经第3版,和联合圣经公会审订的希腊文新约圣经第4版。

  圣经新译本:在美国乐可门基金会资助下,由数十位华人原文圣经学者、牧师、资深的神学讲师和对中文素有研究的基督徒翻译,从1971年开始,1976年完成新约,1992年完成新旧约;历时21年。由香港天道书楼出版。

  该译本旧约按德国出版的希伯来文圣经(1977),新约按联合圣经公会出版的第2版希腊文圣经(1966)。

  当代圣经:由华人圣经学者参照英译本生命圣经Living Bible翻译的意译本。1974年在香港由国际新力出版社出版新约,1979年出版新旧约。

  恢复本:原在基督徒聚会处的李常受译成恢复本新约圣经。

  思高译本:为天主教的圣经译本。1945年方济各会士雷永明Gabrice M Allegra于北京创建思高圣经学会,从1945-1968年组织十多位圣经学者神甫从事圣经翻译工作。1948年思高学会迁至香港。1963-1968年对原有分为各卷的单行本汇总成册,并修订出版。1992年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核准在大陆发行。该译本从1945-1968年,从开始到修订完成共经过24年。该译本的旧约,依据希伯来文和亚兰文,以及希腊文七十子译本译成。新约参考了新教的希腊文新约圣经,1966年Aland等编校。在诗篇的翻译中尝试用由韵的文体。

  牧灵圣经:是天主教的另一种版本圣经。于1972年在智利的天主教会出版,其后20多年中获得南美洲许多国家天主教会的认同;并获得亚非两洲许多国家天主教会以及香港教区的出版许可。2000年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和教务委员会声明,将该译本的汉语简化字本在大陆天主教会出版发行。

  该译本主要翻译人员为王凌,卢媛媛,李玉,姚安丽,曹雪等人;责任编辑王凌,曹雪。翻译顾问为于贺Bernard harault.出版单位为圣言会和圣保罗国际出版公司等。

  圣经新约全集(注释本):由中国天主教佘山修院翻译,从1982年开始,经过10多年的辛勤笔耕,于1994年8月由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出版。由上海教区主教金鲁贤准樱该译本依据的蓝本是新版的《耶路撒冷圣经》。

  这一阶段的译经工作已经全部由华人圣经学者承担。译经的蓝本由主要参考英文译本过渡到根据原文版本。

  6、1980年以后华人教会启动了和合本的修订工作和出版注释本圣经及简化字本的工作:

  新标点和合本:由联合圣经公会翻译顾问骆维仁博士负责对原和合本的标点符号、段落标题及若干专门名词(人名地名)和个别章节编号进行了修订;尚未修订有关语义方面的问题。该版本于1988年出版。

  简化字和合本:中国基督教两会请沈承恩、李路得、黎焕贞等同工将原和合本从繁体字转化为简化字,并采用新式标点符号。于1988年在南京爱德印刷公司印刷出版。

  圣经简释本:由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二、三届圣经出版委员会负责筹划、组稿、编辑、审校,从1992年开始,1996年完成新约,1998年完成新旧约;在南京出版。在筹划、组稿过程中,第一、二届圣经出版委员会主任蒋佩芬同工作出重要贡献。

  简化字和合本(双栏排版):由第三届圣经出版委员会负责对段落标题修订,对排版格式予以改进。于1998年在南京出版。

  圣经串珠注释本:由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编辑,证道出版社于1987年在香港出版繁体字本。经版权单位同意,中国基督教协会于1995年在南京出版繁体字本;2000年在南京出版该译本增订版的简化字本。其经文用和合本。

  圣经启导本:由余也鲁教授主编,于1989年在香港海天书楼出版繁体字版。经版权单位同意,中国基督教协会于1996年在南京出版简化字本。其经文用和合本。

  和合本寻根版:由华人圣经会王正中牧师主编,台湾浸宣书局于1995年出版。该书的特点是对每个词注上相应的Strong氏原文编号,便于在原文辞典中查找。

  和合本修订本,双排版:由王正中牧师主持修订,于1999年在韩国印刷,在台湾出版发行。该书特点是将修订前后的经文上下两行平行排版。

  四福音和合本修订版试用本,罗马书和合本修订版试用本:由联合圣经公会周联华、骆维仁主持修订,金陵协和神学院的骆振芳教授、许鼎新教授、季泰老师等曾参加讨论。于2001年在南京出版,仍在试用和征求意见中。

  回顾前面六个阶段的工作,我们要充满感恩的心赞美主,祂使华人教会的中文圣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汉语到少数民族语言;从由外国传教士翻译转为由华人圣经学者翻译,从个人翻译发展到集体分工翻译;从以英语、拉丁语翻译进步到直接从原文(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翻译。

  当前的汉语译本既有注重直译、严谨的和合本,吕振中译本,新译本;又有提倡“意义相等,效果相同”翻译理论的现代中文译本和当代圣经等意译本,可以适应信徒和慕道友的不同需要。

  当我们全心感谢主的恩典,纪念许多圣经学者的辛勤忠心奉献并感谢他们的时候,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我们的亏欠,汉语圣经译本还有不足之处。展望未来,我们祈求全能的父上帝,赐给普世华人教会有同心合意的灵,能协和地组织起来,做好和合本的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