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古译本

 

历史上的亚述帝国(公元前858605年)于公元前722年攻陷撒玛利亚,北国以色列灭亡。新巴比伦帝国(公元前630538年)于公元前586年攻陷耶路撒冷,南国犹大灭亡,百姓被掳,流散到巴比伦,叙利亚,埃及等地。

继波斯帝国(公元前558330年)之后,希腊帝国(公元前356305年)在地中海和中东地区兴起,到公元前305年由四位将军分别统治原希腊帝国的各个地区。其中南方为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30年)统治埃及地区;北方为塞琉古王朝(公元前30563年)统治叙利亚及波斯以东广大地区。在这一时期内以色列人虽有一部分从流放地回到故土定居,但仍有许多以色列人在埃及、叙利亚、巴比伦(今伊拉克)等地成为侨民。他们坚持对上帝的信仰,虔诚地传承圣经,宣讲上帝的律法。但当时地中海地区通用的文字为希腊文,一些以色列人的后代已经不熟悉希伯来文,而常应用当地的文字,如希腊文,叙利亚文,埃及的科普特文等。

因此就产生了将希伯来文旧约圣经译为希腊文,叙利亚文,科普特文等的需要。在这里我们仅介绍三种常常被引用的古译本:

七十子译本(Septuagint意为拉丁文的70,或以LXX表示),公元前285275年间,托勒密王二世召集了72名犹太圣经学者到亚历山大城,据说用72天时间将圣经中的摩西五经从希伯来文译为希腊文,全部旧约圣经译成、历时约100多年。救主耶稣和使徒皆常用这本书,新约中引用旧约共350处,字句与这本书稍有不同的地方仅50处。

现尚保存的七十子译本的古抄本有西奈抄本,现存于大英博物馆,为4世纪的抄本;有亚历山大抄本,现存于埃及的亚历山大,为5世纪初抄本;还有梵蒂冈抄本,抄写于4世纪中叶。

叙利亚文的别西大(Peshitto,意为简明易解的)译本,译于主后1世纪,新约、旧约俱全,译者为基督徒,也有说旧约译者为犹太教徒。亚美利亚文、格鲁吉亚文、波斯文、阿拉伯文圣经都从此译本转译。从西安发现的唐朝所立的景教碑可知,此译本在主后7世纪,即已经传人中国。

 

科普特译本只译了新约,译于主后2世纪末,地点在埃及的孟菲斯。

 

拉丁文通俗译本,也称为武加大(Vulgate)译本,他产生的历史背景如下: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兴起,取代希腊帝国统治地中海和中东地区。公元前63年攻占耶路撒冷,以色列地成为罗马帝国的属地。公元是以主耶稣降生的那一年为标准计算的,所以说公元后多少年,也可以说是主后多少年。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主后476年)统治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近500年。在主后395年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主后476年灭亡于日尔曼人。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存至主后1453年。

在罗马帝国统治的历史背景下,主耶稣降生、成长、传道、被钉十架、复活、升天,使徒彼得、约翰、保罗等在1世纪的30年代至90年代将基督的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到地中海沿岸地区,直到罗马。

从主后180年到313年,不同地区的教会受到罗马皇帝不同程度的迫害,许多信徒和长老殉道。但基督教会依然兴旺,发展很快。在主后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发《米兰敕令》,宣布帝国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君士坦丁逝于337年,临终前受洗归主。在以后基督教被罗马皇帝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拉丁文是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的通用语言,在基督教定为国教后,迫切需要一本标准的拉丁文圣经,因原先的译本质量不高。在382年当时的教宗达玛苏(Damasus)聘请耶柔米(Jerome340420)重译拉丁文圣经。耶柔米开始在罗马研究各种希腊文圣经稿本,于388年译成拉丁文新约圣经。385年他到安提阿,后又到伯利恒修道院,继续翻译旧约,他从希伯来文圣经和七十子希腊文圣经译成拉丁文通俗本圣经,即武加大译本。此本风行欧洲数百年,早期英语译本多以此本为原本。

 

综上所述,在死海古卷被发现以前,上述古译本的现尚保存的手抄本,其历史年代较希伯来文本更早。因此在勘校圣经时,常常参考这些古译本。

20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