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篇 主日崇拜的程序

刘重明

2008年10月29日

  最近我在上海的一个居民区里的聚会点参加主日崇拜,他的程序和一般礼拜堂的有一些不同。

  他位于一栋居民楼的一楼的一个单元房间里,有3个房间,总面积不到100平方米,聚会人数约有100人,坐得比较挤。但是聚会的气氛很好,会众能安静地听道,倾心吐意地祷告,发自内心地赞美和歌唱。

  所用的赞美诗本,也是基督教协会出版的。在一般礼拜堂,除祝福后的阿们颂外,会众都站起来唱3首赞美诗,有两首是在讲道之前唱。而这个聚会点一共唱了6首赞美诗,只有一首站起来唱。这个聚会点还没有诗班献唱。有钢琴伴奏,领唱的和会众能比较准确地按曲谱唱起来。所选用的第222首《妙爱找我歌》和第322首《信徒精兵歌》,也都是我喜欢唱的。他的旋律和他的意境都激励我们更加爱上帝,更加努力,向着标杆直跑。对有些用民间小调谱曲的诗歌,似乎有过多的哀怨和缠绵,虽然有些青年的信徒喜欢唱,或说流行一时,但我总觉得教会所用的赞美诗,大部分应该是经过历史检验而深得会众喜爱的。我们向耶和华唱的新歌,必须是受圣灵感动而谱写出来的,也要得到同受一位圣灵感动的会众的认可。

  这个聚会点有‘同声祷告’这一项程序。就是会众都开口出声祷告,会场的空气被声波激荡。好像开水沸腾一样,历时大约5-10分钟。这种祷告的形式是继承了内地会和基督徒学联等一些福音派机构用过的一种祷告形式。

  但是我认为由一位带领者扬声祷告,会众同心说阿们,比较好。有的在祷告完毕后会众说一次‘阿们’,有的在祷告过程中会众不断地回应阿们,这是各个礼拜堂会众已经形成的不同习惯,不必强求一律。

  天主教会在弥撒中,主领人祷告后,会众有10多人做简短的祷告,一般只讲2-3句话,体现了会众的参与。他们在礼拜结束前在圣乐的伴奏下有一个‘互问平安’的程序,这也是值得借鉴的。

  这个聚会点最使我感动的是,会后有两位姊妹的简短见证,一位安徽籍的姊妹连声对为她祷告的传道人说,耶稣救了我,她信主才两个多月,前后判若两人,两个月前面容枯槁,萎靡不振;而现在满心喜乐,面色红润。传道人想了一会儿,才认出她来,也感到十分高兴。而带领她来信主的另一位江西籍姊妹和她的丈夫也有很好的见证,他们的儿子被鬼附着,受了许多的苦,经过教会为他们家祷告,儿子痊愈了,他们夫妇信主后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丈夫不再赌钱醉酒了,夫妇俩也不再三天两头打骂了。从这里我们看见 神的大能,圣灵的工作。

  带领这次聚会的有一位弟兄主持,一位姊妹带领唱诗,一位姊妹弹琴,一位姊妹讲道。听口音都是上海人。会后与讲道的姊妹交谈,她是从国外学习归来的生物学博士,1993年信主。大概有50多岁,可能是自由传道人。

  从这个聚会点可以看到,聚会会众是上海本地人和外地打工者的结合,唯独高举主耶稣基督。他不是反三自的,但是他教会里的侍奉,讲道的安排,完全是自立自理的,不受管理部门的干预,敢于接纳自由传道人。

  由于一个区的大礼拜堂座位有限,比较拥挤。信徒去礼拜比较远。在就近的社区设立一些聚会点,看来是上海教会发展的一个很成功的模式。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有内在生命力的。我们感谢主,上帝的救恩临到中国,福音日渐广传,主把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中国基督教会。愿一切荣耀归于上帝。

 

 


上一篇:第565篇 在后的将要在前

下一篇:第567篇 崇一堂里的随想


回首页